凤县脱贫攻坚和三联两包共同行动
简 报
【编者按】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,首次提出了“精准扶贫”的战略思想。通过四年努力,目前十八洞村已实现整体脱贫,并且探索创造了许多“可复制、可推广”的精准扶贫经验。《陕西脱贫攻坚》(第一百二十七期,2017年11月27日)对十八洞村脱贫攻坚的做法进行了刊发,现将全文予以转发,供各镇、各部门在聚力脱贫退出实践中参考。
湘西十八洞村精准脱贫经验可复制
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中心地带,是个苗族聚居的山寨,全村225户939人,2013年有贫困户136户,40岁以上的“光棍”3O多人。4年来,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实现了水、电、路、网全覆盖,修通了五公里柏油进村公路,打通了联系外界的致富路;家家户户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,用电与城市居民享受城网同价,电商平台让农民得到了“看得见”的实惠。2016年,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3元。目前,19位“光棍”陆续脱单。2017年2月,湖南省扶贫办宣布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,是湖南省内第一批。该村成为了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“精准扶贫”思想,扶贫脱贫成效显著的典范。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经验可复制、可推广。
一、规划引领,实施精准发力。十八洞村以规划为引领,通过制定全村整体发展规划、扶贫脱贫项目规划和农户个体脱贫规划等系列规划,实施精准发力。一是制定全村整体发展规划。扶贫工作队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“可复制、可推广”6字原则,为十八洞村制定了《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》。二是制定扶贫脱贫项目规划。在全村整体发展规划的统领下,十八洞村结合“五个一批”制定了一系列相互支撑的扶贫脱贫项目规划。三是制定农户个体脱贫规划。在全村整体发展规划、扶贫脱贫项目规划的基础上,通过精准识别,根据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、实际困难,按照“五个一批”的要求,将每户贫困户的脱贫落实到具体的扶贫项目中,为贫困户制定了个体脱贫规划。
二、党建先行,增强内生动力。花垣县委、县政府以驻村帮扶工作队、村支两委和青年民兵突击队建设为载体,以转变观念、提升群众思想道德水平为方向,形成了“党建先行,增强内生动力”的经验。一是精选驻村帮扶工作队。2014年1月,花垣县委组建成立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队,长年驻村开展工作。工作队进村挨家串户访贫问苦,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工作,真正发挥了“火车头”的作用。二是加强村支两委建设。工作队召开选举大会,推选年轻有为的大学生村官担任村支书,推选致富能手担任村主任、村支两委成员。配备建制专干为村主干,增配9名村主干助理,并发动党员干部带头,筑牢了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。三是组建青年民兵突击队。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把村里20多名在家的年轻人组织起来,组建“十八洞村青年民兵突击队”,帮助村里欠缺劳力的农户编竹篾条、糊泥巴墙、铺青石板,使全村“五改”工程稳步推进。
三、机制创新,确保脱贫成效。在精准识别贫困户方面,探索了“七步法+九不评+道德星级评价”的经验。“七步法”是指户主申请,群众投票识别,三级会审,公告公示,乡镇审核,县级审批,入户登记。九个不评是指,吃财政饭的不评,有车的不评,有楼房的不评,在县城买了商品房的不评,有小加工企业的不评,全家外出务工的不评,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不评,违法违纪的不评,不支持村里公益建设的不评。探索创立“村民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”模式,以组为单位,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村民大会,与会人员从支持公益事业、遵纪守法、社会公德等六个方面进行公开投票,村民互相评议、打分,当场宣布评议结果,村里给每家每户贴上星级牌,得分最高的是五颗星,定期在全村大会上公开表彰,激励先进。这种管理模式,激发了村民自治活力,由过去那种“等靠要”思想转变成了“比学赶超”的新观念。
在产业扶贫方面,探索了“短中长兼顾+异地化+市场化+组织化”的经验。产业布局实行短期项目与中长期项目相结合,确定劳务输出经济、苗绣织锦加工、农家乐等为短期扶贫产业,猕猴桃种植、黄牛养殖、红色旅游及十八洞景区旅游等为中长期产业。探索了“飞地经济”模式,针对人均耕地只有0.83亩的土地稀少问题,在村外异地流转1000亩土地,建成高标准猕猴桃基地,今年试果期可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,明年盛果期后可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。今年10月,十八洞村与步步高集团共同打造的山泉水厂正式建成投产,村集体经济占15%的股权,还可为村内解决30余人就业。创新市场化方式,率先在湘西推行电商扶贫,同时与本地电商领头羊企业盘古电商开展合作,搭建“湘西为村”网络平台等,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市场和品牌培育。提升组织化程度,组建苗绣、牧业等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,探索股份合作扶贫,组建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猕猴桃产业,摸索出了“四跟四走”模式:资金跟着穷人走,穷人跟着能人(合作社)走,能人(合作社)跟着产业走,
产业跟着市场走,让市场主体带着贫困户闯市场。
在旅游扶贫方面,探索了“全域规划+全民参与+五个统一”的利益联结经验。坚持全域规划,将十八洞村纳入全县旅游“五大景区”总体布局,引入外部企业开发本村“红色旅游”“神秘苗寨”“峡谷溶洞游”等。全民参与开发推出苗家腊肉等民族特色餐饮,按照“修旧如旧”原则,进行景区民居改造,实施了改厨、改厕、改浴等“五改”,开发苗族“三月”“赶秋”“过苗年”等传统节庆。实行“五个统一”管理,村里成立游客接待服务中心,采取“企业+基地+贫困户+村集体+观光体验旅游”模式,对“农家乐”实行统一接团、统一分流、统一结算、统一价格、统一促销“五统一”管理模式。
四、要素整合,形成扶贫合力。十八洞村充分发挥工作队、村支两委、民兵突击队的基层组织作用,以规划为蓝本、以项目为载体,在扶贫部门牵头组织协调下,主动对接各级各部门的扶贫致策、扶贫资源,使各部门的扶贫工作在十八洞村有序开展,释放协同效应。
扶贫资金统筹。十八洞村的建设资金由相关职能部门向上“争资上项”,鼓励爱心企业捐资建设,同时大力招商引资。积极与县农村商业银行对接合作,发放小额信贷。通过以财政扶贫资金、农户入社资金、无偿社会帮扶资金或捐赠资金、占用费转入本金“四位一体”的聚资方法,发展壮大村级“互助金”规模。
社会力量整合。移动、联通、电信在村建立了村级电商服务站、村级金融服务站、村级邮政便民服务站。湖南盘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村里建设了电子商务平台,解决农副产品对外营销难题。借助中国邮政的“邮三湘”网络平台,向游客销售村内4060株桃树的采摘权,与五新公司等四家公司签订苗绣订单协议,为苗绣合作社提供稳定销路。引入首旅集团华龙公司、北京消费宝公司,斥资6亿元打造以十八洞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,实现乡村旅游“升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