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县脱贫攻坚和三联两包共同行动
简 报
只要勤奋努力 一定能过上好日子
近日,凤县留凤关镇瓦房坝村20多名脱贫户来到镇政府大院,向镇党委递交了一份倡议书,倡议全镇困难群众不等不靠,多找致富门路,只要勤奋努力,一定能过上好日子。
递交这份倡议书的村民代表张明福介绍,瓦房坝村有351户1147人,当天来递交倡议书的都是今年刚刚脱贫的村民。他是前些年因病致贫的,这两年,在各级的帮助下,家里的老房子翻修了,也通上了广电网络电视和水电。养蜂的箱数也由原来的5箱蜂发展到现在的43箱,2017年养蜂收入了1800多元;2016年在地里种的中药材猪苓,2017年也卖了8000多元,顺利实现了脱贫。张明福说,脱贫后他一直在想,自己能脱贫,不能忘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,不能忘记那些帮扶过他的好干部,不能忘记在困难时候帮助过他的热心人。他把这一想法给村上的其他脱贫户说了后,大伙也有同样的感慨,于是几经商议,大伙决定在感谢各级政府和扶贫干部的同时,再给全镇困难群众写一份倡议书,将他们的经历告诉给其他还未脱贫的困难群众,只要有信心,相信党和政府能带领他们走上致富道路;更要有志气,要自己动脑筋、出力气,甩掉贫困帽子。
这份标题为《感党恩、跟党走,我脱贫、我光荣——致全镇农村困难群众的倡议书》,是村民手写的,共有5页1300多字,最后一页还有20多名村民的签字和手印。
看到这份倡议书,留凤关镇党委书记朱宗让热情地将村民们请进会议室,并和他们座谈。朱宗让对大伙说,这份倡议书让他感到很欣慰,倡议书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,也是对扶贫干部工作的认可。随后,镇党委将把这份倡议书印发全镇,让所有的干部和群众都能看到,大家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。
产业扶贫让我告别苦日子
“产业扶到户,脱贫有门路。”这句话,用到凤县双石铺镇兴隆场村贫困户涂志兵身上再恰当不过了,40多岁的他,除了会干农活,没有其他技术,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。2017年,随着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,他到一家经济林农场去上班,现在兜里的钱,比他原先四处打零工多多了,用他的话说,就是“荒山变绿了,我也挣钱了”。
见到涂志兵时,他正在一大片果园里挖渠施肥,干得正起劲儿。他指着四周山坡上大片大片的树木说:“原先这里是荒坡,净是些杂草和灌木,现在都是我们农场种的树,大概6400多亩,有核桃、花椒、苹果树等。”据介绍,涂志兵所在的农场属于凤县恒力农业开发公司,这是一家农业综合开发企业。从2015年起,这家公司先后与周边村子的213户贫困户签订了脱贫合作协议,其中100户属于扶贫入股,每年每户分红3100元;113户贫困户采用固定或不固定的形式,在此打工。
2017年初,涂志兵来到这家农场,成为一名固定工,农场管吃管住,每天收入100元左右。他说:“扶贫干部不嫌弃我这个单身汉,不光给我盖房,还让我到农场上班,现在每个月可以存下1000多元,是产业扶贫让我走出了苦日子。”与涂志兵一起干活的苏建民,也是贫困户。他说:“像我们这些农村的半大老汉,出远门打工不容易,能在近处找到顺心的工作,真是太好了。”据了解,两年来,这家公司已为当地贫困户发放各类经济苗木1万余株。